阿囡兩歲果時,我地每晚飯後都會帶佢落樓下散步。每次走入一間琴行,睇住頭髮都未生齊既阿囡樂不可支地彈琴,腦海入面就勾劃出一位亭亭玉立既長髮少女坐喺一座古典三角琴前彈琴既畫面。
於是阿囡三歲果年,我地開始俾佢學琴。頭一年都仲好地地,但第二年開始,阿囡幾乎每次都要我地三催四請先肯去練琴。
我因此明白咗一個道理:要小朋友去「學」一樣野唔難,但要佢去「練」就好難。
因為去學一樣野,即係由完全唔識到開始認識。你需要既係新鮮感加上好奇心。
但去練一樣野,即係代表需要重複以達至進步。你需要既係堅持同commitment。
所以小朋友學野個原理同啲後生仔去追女仔有少少異曲同工:要撻著好容易,要commit就好難。
基於我既「勉強無幸福」論,阿囡學咗三年琴就正式放棄。自此之後,阿囡一直都無再學過任何樂器。終於到咗今年,阿囡間學校叫學生每人揀一種樂器上band堂,阿囡先重返學樂器之路。
阿囡揀咗單簧管 (clarinet)。根據佢既講法,㨂單簧管係因為唯獨係呢件樂器佢試過吹到出聲。
因為阿囡今年插班,班上其實大部分同學都已經有學某件樂器既經驗,所以阿囡算係進度比較落後既一個。阿囡為咗拉近同同學間既差距,於是每星期都特登拎支單簧管返屋企練習。
裝住單簧管既盒比想像中細,一打開有幾支唔同長度既管,感覺好似啲特務去暗殺人地果時用果啲可組合既槍。
阿囡組裝完畢開始試吹,起初連聲都發唔到。不過慢慢地,阿囡掌握到要領吹到出聲,儘管間唔中會出現一啲好似劏雞般既怪聲。
經過三星期既練習,阿囡終於可以跟住個樂譜吹到一首歌。 雖然佢無論拍子、音準我諗都仲有大把改善空間,但佢想要努力改進既心就令我好鼓舞。
因為喺加拿大,唔會有人三催四請咁迫你去學一樣野。我諗唯有自己想進步既心態,先充分利用到呢度自由學習既土壤。還好,呢方面我估阿囡係遺傳咗老婆既基因。
我:「你進步左好多喎。我特別欣賞你肯花時間去練習。你估你學完今個學年,下年仲會唔會繼續?」
囡:「Maybe?」阿囡既語氣,同啲男朋友答女朋友幾時結婚一樣充滿不確定。
還好佢支單簧管係跟學校租,十蚊一個月唔算太貴。
畢竟對父母黎講,你學咩都唔緊要。但喺你好commit之前,最好我個荷包唔駛先commit嘛。